突出重点 攻坚克难 确保我市“十一五”节能目标的实现

2010-06-25   来源:朔州市人民政府

  随着保增长、扩内需等一系列政策措施的实施,我市产业结构得到进一步调整和优化,节能降耗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十一五”前四年,我市万元GDP能耗累计比2005年下降19.27%。但是,在宏观经济逐渐向好,特别是高耗能行业快速发展的形势下,我市在2010年要完成“十一五”节能降耗目标,任务非常艰巨,需付出更加艰辛的努力。
  一、节能降耗成效显著
  1、能耗增速低于经济增速,单位GDP能耗大幅下降
  2009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完成561.31亿元,同比增长10.61%,全市能源消费总量771.51万吨标准煤(等价值,不含加工转化投入量),同比增长4.01%,低于上年能耗增速0.7个百分点,能耗增速比GDP增速低了6.6个百分点。全市万元GDP能耗为2.01吨标准煤,比2008年下降5.97%,超额完成5.8%的年度节能目标任务。
  2、工业企业主要能耗指标下降
  2009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270.2亿元,同比增长18%,综合能源消费量为991.27万吨标煤,同比增长12.47%,能耗增速低于增加值增速5.53个百分点;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为4.24吨标煤,同比下降8.56%。
  年耗能万吨以上的工业企业多项单位产品能耗呈下降趋势。电厂火力发电标准煤耗为319.88克标准煤/千瓦时,合成氨生产综合能耗为1890.33千克标准煤/吨,水泥综合能耗为117.11千克标准煤/吨,电石生产综合能耗为1028.52千克标准煤/吨,分别比2008年下降2.91%、9.75%、6%、32.39%。这些产品单耗的下降使我市工业企业直接节能量达19.93万吨标煤。
  3、“千家”重点耗能企业节能成效明显
  山西省“千家”能耗重点企业中,我市共有37户,而纳入2009年能耗统计监测的有32户(太原狮头水泥股份有限公司朔州分公司划归太原市统计,其他停产3户、关停1户)。2009年,这些企业综合能源消费量为664.88万吨标煤,同比下降12.08%,占全部规上工业企业能耗的67.07%,比重比2008年下降了18.73个百分点。
  4、高耗能行业能耗增速低于增加值增速
  我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能耗主要集中在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六大高耗能行业。2009年,六大行业实现增加值(可比价)269.78亿元,同比增长19.59%;综合能源消费量为971.85万吨标煤,同比增长12.49%,能耗增速远低于增加值增速。
  二、面临的形势和问题
  几年来,我市节能降耗尽管成绩斐然,但是,随着我市经济的全面快速发展,高耗能产业势必会加快发展,产业结构、技术结构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将会凸现,节能降耗的难度越来越大。按照省政府下达的“十一五”期间下降25%的总节能目标,前四年我们仅完成目标任务的74.4%,而今年要完成万元GDP能耗下降7.1%的节能目标,形势异常严峻。
  1、经济复苏使能源消费总量刚性增长
  随着经济企稳回升,我市的高耗能产业发展速度逐渐加快,能源消费总量随之增加。从2010年一季度工业经济运行情况来看,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4.4%,综合能源消费量同比增长55.66%。其中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四大高耗能行业的增加值增长更为迅猛,同比增长达92%,综合能源消费量同比增长65.74%,显然四大行业能耗的增速高于全部工业能耗的增速。经济的快速发展势必会带来能源消费的刚性增长,节能降耗的压力越来越大。
  2、重点耗能大户能耗比重上升
  2009年,全市重点监测的耗能企业共54家,综合能源消费量为964.05万吨标煤,比2008年增长13.64%,占全部规上工业能耗的97.25%,比重比2008年上升了0.99个百分点。因此,重点耗能大户的节能降耗工作仍然是关键。
  3、高耗能行业能耗所占比重大
  2009年,六大高耗能行业综合能源消费量达971.85万吨标煤,比2008年增长12.49%,占全部规上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的98.04%,所占比重与2008年相比不降反升了0.01个百分点。其中仅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四大行业的能耗就达951.55万吨标煤,占全部规上工业能耗的95.99%,同比增长19.71%,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仅下降0.99个百分点。
  4、能源消费品种结构不合理
  我市长期以来依赖得天独厚的煤炭资源,能源消费品种主要是煤炭,2009年,全市能源终端消费量中煤炭的消费总量是490万吨标煤,占地区能源消费总量的64.3%。在全市工业用煤中,规模以上企业煤炭消费总量1101万吨,占全部工业能源消费的87.45%。除少量天然气外,煤炭是我市唯一的一次能源品种,这种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是造成我市能源利用效率低、环境污染严重的主要原因之一。
  三、建议
  在短短的七个月时间内,要完成“十一五”期间节能降耗的目标,任务非常艰巨,必须采取强力有效的措施,抓住重点、难点,充分运用行政、经济、法律等手段,全力推进节能降耗工作。
   (一)调整结构促进节能
  1、继续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
  运用能源消费总量与增加值05可比价分析,2009年三次产业(不包括居民生活)的单位增加值能耗如下:
  

2009年三次产业的增加值能耗

增加值(万元)

单位增加值能耗
  
(吨标煤/万元)

本期

上年同期

绝对量

比重

绝对量

比重

本期

同期

±%

1

2

3

4

5

6

7

合计

3831151

1.00

3463546

1.00

2.01

2.14

-5.97

第一产业

213065

0.05

207855

0.05

0.58

0.54

8.91

第二产业

2016073

0.51

1729907

0.51

3.15

3.52

-10.43

其中:工业

1883044

0.48

1611026

0.48

3.35

3.76

-10.70

第三产业

1602013

0.44

1525784

0.44

0.26

0.30

-14.04


  主要节能指标的计算方法为:
  全部节能量={本期单位增加值能耗⑸×本期增加值比重⑵-上年同期单位增加值能耗⑹×上年同期增加值比重⑷}×本期增加值⑴
  结构节能量={本期增加值比重⑵-上年同期增加值比重⑷}×上年同期单位增加值能耗⑹×本期增加值⑴
  技术节能=全部节能量-结构节能量
  从上表计算可知,2009年三次产业全部节能量为48.96万吨标煤,一产增加能耗63吨标煤;二产节能30.23万吨标煤;三产节能2.97万吨标煤.其中,工业节能25.82万吨标煤。由于三次产业的比重结构没有发生变化,所以2009年的结构节能量为0,所有的节能量全部是技术节能。因此,加大产业结构、能源结构调整力度,对降低单位GDP能源消耗水平至关重要。
  2、优化调整工业行业内部结构
  运用综合能源消费量与增加值08价分析,2009年工业行业节能47.84万吨标煤,其中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等六大行业技术节能58.11万吨标煤,结构增能13.78万吨标煤,总节能量为44.33万吨标煤。在结构增能中,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结构增能7.5万吨标煤。由于六大行业的产值高、能耗大,对全市经济总量和能耗总量具有绝对影响,因此结构节能对全市工业能耗的下降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必须大力发展低能耗工业,降低高能耗工业的比重。
  2009年六大行业的能源消耗中,煤炭企业的综合能源消费量为503.76万吨标煤,占全部工业能耗的50.82%,比重比2008年上升了13.47个百分点,而其产值(现价,下同)的比重只上升了0.8个百分点,万元产值能耗由2008年的0.75吨标煤上升到0.96吨标煤,而全部工业及其他五大行业的产值能耗均呈下降趋势。因此,节能的重心首先应该放在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具体数据见下表。
  

煤炭行业的产值能耗及比重

 

 

综合能源消费量(吨标煤)

工业总产值(万元)

产值能耗

(吨标煤/万元)

2008

全市

8813275.92

5604618.00

1.57

煤炭行业

3291818.02

4392992.00

0.75

所占比重

37.35

78.38

 

2009

全市

9912661.94

6595231.00

1.50

煤炭行业

5037612.57

5222037.00

0.96

所占比重

50.82

79.18

 


  从煤炭行业内部分析,全市规模以上煤矿共69户,2009年产值为356亿元,占全部煤炭企业总产值的68.23%;煤炭洗选企业28户,2009年产值为166亿元,占全部煤炭企业总产值的31.77%。图一是煤炭行业内部产值构成图。  
  煤炭行业内部产值构成(图一)
  2009年,全市规模以上煤矿综合能源消费量为116.85万吨标煤,占全部煤炭企业总能耗的23.2%;洗选企业的综合能源消费量是386.91万吨标煤,占全部煤炭企业总能耗的76.8%。图二是煤炭行业内部能耗构成图。  
  煤炭行业内部能耗构成(图二)
  从以上对比可以直观看出,煤炭生产企业产值高而能耗低,煤炭洗选企业产值低而能耗高,洗煤企业的产值能耗达到了2.33吨标煤,而煤矿的产值能耗只有0.33吨标煤。上述分析给我们一点启示,煤炭行业要节能必须使洗煤企业的能耗降下来。洗煤企业的主要能源消耗是原煤的洗选损耗、电及少量油类,从2009年数据来看,全市洗煤企业的原煤洗选损耗达538.46万吨,占入洗原煤量的5.68%。我市的洗煤属于动力煤洗选,在国内情况比较特殊,没有同行业的洗选损耗标准,应该根据我市的实际情况,采用先进的洗选设备,对洗选厂进行节能改造。诸如可以通在洗选厂配电室安装无功自动补偿柜,对配电室的供电进行无功补偿,提高功率因数,减少无功功率损耗来降低电耗;从调控峰谷分时用电入手,加强洗煤机运行时间的管理;降低推土机工作量,减少油料消耗等。在提高企业的能源管理技术和水平的同时,认真做好能源统计、计量工作,把企业的煤、电消耗降在最低。
   (二)降低电耗
  要实现节能降耗,单位GDP电耗的下降是一个关键因素。2009年,我市全社会用电量为56.9亿千瓦时,万元GDP电耗1485.17千瓦时,比2008年下降了18.71%。三次产业的电耗情况见下表:
  

全社会电力消费情况表

 

2009

2008

 

电力消费量(亿千瓦时)

GDP电耗(吨标煤/万元)

电力消费量

(亿千瓦时)

GDP电耗

(吨标煤/万元)

能源消费总量

56.90

1485.17

63.28

1827.05

终端消费量

54.33

 

60.43

 

()第一产业

1.43

671.16

1.14

548.46

...渔业

1.43

671.16

1.14

548.46

()第二产业

46.03

2283.15

52.92

3059.12

   

45.61

2422.14

52.7

3271.21

0.42

315.72

0.22

185.06

()第三产业

4.58

285.89

4.45

291.65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2.57

484.74

2.64

526.96

批发、零售和住宿、餐饮业

0.43

91.59

0.36

77.91

其他

1.58

262.31

1.45

257.67

()生活消费

2.29

 

1.92

 

   

1.44

 

1.12

 

   

0.85

 

0.8

 


  从上表可以看出,三次产业中除工业和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用电量下降外,其他行业用电量均有上升。但是,由于工业用电量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重达80.16%、万元GDP电耗达2422.14千瓦时,因此工业用电量的下降对全市电耗的降低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有效降低一产、批发、零售和住宿、餐饮业以及居民生活电力消耗的同时,要继续降低工业企业的电力消耗。
  从工业行业电耗情况来看,电力消耗量大的集中在六大行业,折合标准煤50.22万吨,占全部工业电耗的97.12%。在六大行业中,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业与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两大行业的电力消耗占其能耗总量的比重呈上升趋势,因此今年要着力抓好该两大行业的节电工作。同时,要尽力降低其他四大行业的电力消耗。对能耗总量不大,但电力消费占本行业能源消费量比重上升的行业,如饮料制造业、医药制造业等,要密切关注,严格控制电耗的上升。
  

电力消费(标准量,等价值)占工业各行业能源消费量的比重

单位:吨标煤

 

09

08

能源消费

总量

电力消费

标准量

比重

%

能源消费

总量

电力消费

标准量

比重

%

全部工业

企业

12588560

517034

4.11

11906941

827223

6.95

煤炭开采

和洗选业

5182816

181374

3.50

3358860

296153

8.82

农副食品

加工业

17162

855

4.98

21991

1416

6.44

食品制造业

142738

9634

6.75

128243

11369

8.87

饮料制造业

5042

852

16.91

6653

852

12.80

造纸及纸

制品业

1331

799

60.00

969

585

60.39

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

50797

699

1.38

146029

13606

9.32

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

344699

47045

13.65

399719

72481

18.13

医药制造业

421

295

70.09

2698

1202

44.55

非金属矿物

制品业

204932

22544

11.00

238141

29909

12.56

黑色金属

冶炼及压延

107527

27573

25.64

269006

43834

16.29

有色金属

冶炼及压延

170905

8999

5.27

569744

130626

22.93

通用设备

制造业

737

391

53.00

549

269

49.06

专用设备

制造业

92

69

75.16

179

49

27.45

交通运输设备

制造业

687

489

71.12

49

12

25.15

电力、热力的

生产和供应

6336706

214627

3.39

6750108

221280

3.28


  注:能源消费总量和电力消费标准量都是当量值,电力折标系数是1.229
   (三)完善能耗监测和考核制度
   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能源消费监测预警制度,加大考核监督力度,特别是对省、市重点耗能企业要从严管理。各级经信部门要加大节能减排执法力度,每季至少深入重点耗能企业,对节能措施的落实、能源计量、台帐记录等进行重点检查,督促企业完善制度,并实行严格的问责制,对未完成节能减排目标的追究责任。市经信委会同市统计局在近期联合举办一期能耗统计培训班,就节能统计有关要求、节能措施的落实等相关内容邀请省有关部门专家授课,提高能耗企业的管理水平。
   (四)着力推进科技进步与创新,对重点行业进行节能改造
  加快对山西神头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国网能源神头第二发电厂、山西大唐国际神头发电有限责任公司三大电厂的高压电机变频节能改造,加快对利用煤矸石和工业废料等余热余能的项目建设。在对燃煤机组进行汽轮发电机组增容改造和高压电机变频改造的同时,可以在配电房安装无功补偿装置;对全市的陶瓷企业实行窑炉改造后,增加能源计量器具,做好能源计量,使企业的能源消耗数据真实准确;落实好重点节能项目,加快全市工业企业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借鉴国内外同行业先进经验,学习先进技术,引用先进设备,从而真正把我市的能源消耗降下来。
   (五)淘汰落后产能,发展新能源
  降低区域经济活动的能源资源消耗,有利于促进产业结构和整个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要加强节能管理,抑制生产经营中各种浪费能源资源的行为,防止高耗能、高排放的建设项目上马,坚决淘汰消耗高、污染重的落后产能,积极发展新能源、清洁能源,提高可再生能源的消费比重,达到环保和节能的双赢。